中國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來函催債,迫使華映聲請重整,連放款的中國與台灣的銀行都遭殃,而臺灣銀行與京城銀行是最大債權銀行。(圖片來源/信傳媒資料庫)台灣面板廠商華映13日驚傳向法院聲請重整和緊急處分,聲請理由是今年面板供過於求及美中貿易衝擊,造成面板價格崩跌,經營辛苦。因為證交所將華映續列全額交割股,其股價打入跌停,賣單高掛243,000張,收盤在1.17元,賣不掉股票的超過24萬小股東慘賠欲哭無淚,放款的中國與台灣的銀行也遭殃,但中國的銀行與債權人可掌握華映中國廠的資產。此外,為避免華映對子公司中國華映科技的經營權、營運受到影響,會與中國子公司中國華映科技做切割,這意味說,華映可能放棄中國子公司資產。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討債,迫使華映聲請重整華映會急著跟中國子公司切割,主要是因為中國華映科技的第二大股東-中國官方色彩濃厚的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已在12月4日來函,要求華映償還33億人民幣貸款,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,其中超過20億元人民幣貨款已經逾期未還。由於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向華映催債,連帶引起香港民生銀行抽銀根,不允許華映100%控股的華映百慕達公司5300萬美元貸款展期,將於12月18日違約,同時,華映對台灣供應商也有超過1億元貸款未付,已陸續收到供應商寄發存證信函。華映財務長黃世昌表示,華映一年內到期短債總額為342.9億元台幣,其中積欠債權銀行共127億元,台銀和京城銀是最大債權銀行。華映每股淨值只剩1.44元,分盤交易跌停鎖住由於華映聲請重整、債務協商,台灣證交所宣布,華映(2475)自12月14日起續列全額交割股,並採分盤交易,華映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連續虧損9年,只有2017年獲利,負債累計348億元,第3季每股淨值只剩下1.44元,14日直接打入跌停價1.17元台幣。華映的中國子公司也受到牽連大跌,深圳上市的中國華映科技A股周五盤中重挫8.2%至2.01元人民幣。中國華映科技2015年結合中國國企福建華佳彩公司,在福建莆田投資6代面板廠,規劃月產能3萬片,初期未完全裝機,產能有限,主要供應中國白牌市場;今年5月所有機台設備完全裝機後,產能逐步提升。為償債,華映恐讓出中國子公司26%股權為避免華映在中國大陸子公司經營權遭受波及,華映在董事會後決議緊急聲請重整保全資產,與中國債務做出切割。但這也意味說,華映將放棄在中國包括吳江廠、福州廠以及華佳彩等全部資產。根據媒體報導,對於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是否可能要求「以股權抵債」,迫使華映讓出中國華映科技26.37%的股權,黃世昌認為,不排除這種可能。儘管為避免債權人做出假處分動作,為確保員工、債權人、股東權益,華映才會聲請重整及緊急處分,但是,能否重新更生,仍是問號,面臨LCD面板供應過剩和報價下跌的考驗。未來3年面板業將持續供過於求,進入寒冬光電協進會12月12日預期,未來三年內,整體面板市場將呈現長期供過於求的狀況,因為今年在京東方10.5代廠今年量產,明年第1季將有華星光電及鴻海集團夏普兩座10.5代線投產,第3季有滁州惠科第8.6代量產,這都將造成面板的供給量持續大增,面板廠明年的報價將面臨更大壓力。面板報價部分,邁入第4季各尺寸面板價格皆走跌。協進會表示,中小尺寸面板報價10月開始回跌向下,其中7吋面板累計今年前11個月跌幅有10%;而5.5吋面板前11個月跌幅有10%。大尺寸面板漲價,面板雙虎前3季仍獲利大尺寸電視面板卻是這波面板報價回升的領頭羊,7至11月的5個月內43吋面板累計反彈13%,49和50吋反彈7%,不過,今年前11月43吋仍下挫22%,前11月49和50吋報價累計下挫20%。儘管華映為提高經營效率,早已轉型,鎖定中小尺寸面板,提高車載顯示面板等利基產品比重,但華映目前只有6代線、一條4.5代線是生產主力,其他4.5代線只淪為實驗線的局面,且受到小面板價格跌不休的重創,華映今年前3季稅後仍然大虧60.36億元,反觀,面板雙虎群創跟友達今年前3季仍有本事獲利,主要是靠中大尺寸面板供需相對均衡。群創今年前3季仍獲利29.19億元,友達更猛,前3季仍賺進98億元,有望連續第二年挑戰百億獲利,這是因為友達清楚產能非唯一優勢,積極推動價值轉型,才是王道,特別是首個85吋8k產品第3季量產後,供不應求,超大尺寸需求也很強勁。更多信傳媒文章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 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iu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